創世代的進擊,創業教育翻轉 #1

疫情爆發前,有幸受邀給教育部大專校院創新創業教育計畫辦公室的參與計畫各校的計畫主持人與老師給個分享,希望能給校園活動與創業實務能更好的融合。過程中,能感受到國家對創新創業的持續投入能量,也想提醒我們得跑更快一些,以下總結我幾個分享中的觀點:

如果需要鼓勵,不要當創業者 – Elon Musk

創業者創造未來,創造價值,但這個過程中絕大部分的時間,甚至是全部,都是很辛苦的。如果不是真的想做,不要做創業者比較好。這是我們在創業教育中要認知的,通常成功者都是自我鼓勵者,自我動力者。如何讓學生發掘自己的動力,自己的喜好,認識自己,做自己喜歡的題目,是創業教育中重要的一環,這跟教育的本質也是一樣的。

Tesla創辦人Elon Musk創辦好幾家公司,大都走過冷嘲熱諷,多次的產品失敗,資金的死亡幽谷,量產的生產地獄後,終於成功。這麼一個這個世代的成功創業者, 2/7在Clubhouse上的談話,筆者驚艷他對創業本質的簡單看法的描述,用我的語言描述如下:

問:…今晚無敵多有小孩的人們問了超多的問題,大體有兩種問題:1. 要教出像你這樣的博學者,給家長的建議是什麼? 2. 你創造了這麼多公司,這世界上怎麼樣才能有更多的Elon Musk….

Elon:…不知道,這些似乎都言過其實了,我做這些是因為內在的動力引導,沒人叫我做…我想說,大部分我的人生是痛苦又艱難的,我不確定人們真想跟我一樣? 如果任何人想像我一樣,或做我做過的事,大概率他/她搞錯了。你不會想做的。你腦袋瓜裡得有個憤怒的惡魔一直告訴你,這一定要完成….我對這題的回答是這樣:“如果你需要聽到鼓勵的話語,那麼不要做創業公司”…引述朋友Billy的一句話:創業中的日子,很長一段就像天天在吃玻璃,而且每天看著深淵那般的無助,無望與恐懼…..

上述非翻譯,若想看原文,可在以下Youtube去查看。

創業者的主要任務,盡快推出產品,以及跟用戶講話

如果學生真有了個內在聲音,告訴他他應該完成某件事,想去做創新突破。即便那個idea看起來多普通或不可能,只要他想,我們要避免去扼殺他的想法,但我們要想辦法引導他做正確的時間投入,來解決他想像的問題。

孕育出Dropbox, AirBnB的世界知名加速器Ycombinator創辦人 Paul Graham説,在早期創業階段,創辦人只有兩件事要做:寫程式碼(軟體科技創業領域,其他領域的話可能就是做最早期產品),以及與用戶直接對話。

第一件事,所謂的產品要能儘早推出,不管是推出一個頁面或一個影片或一個App,能描述學生就想解決的直接問題,讓用戶使用,能早就早,刪掉非核心問題的功能,能一個月推出就不要半年後才推出。學校裡的週期通常是六個月,若依照這個時程推出第一個產品版本,基本上都太晚了。

第二件事,推出第一版產品之後,就要把時間挪出一大部分,去做無法規模化的事 – 最重要的動作就是去跟用戶直接談話,了解他們使用我們產品背後的原因,背後想解決的問題。了解後,就看產品可以怎麼做,可讓他們的問題被解決到極致,這樣去獲得最早的100個用戶。

跟用戶對話,不是做問卷這樣的工具而已。跟每一個用戶談話是很花時間的,因此這裡的意思是創辦者在這個階段要想辦法避開讓他分心的事物,例如去參加各種創業者聯誼,會議或是跟VC談話,因為這些事務對創辦者了解用戶想要的事物通常幫助甚微。

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會在哪裡。創業者的成就是做出有人用的產品,因此儘快推出產品跟推出產品後跟每一位用戶談話,就是唯二重要的事了。

什麼是成功的創辦人典型?

創新創業需要的是創辦人與創辦成員。這兩者都是可以透過環境來培養的,不是天生的。筆者認為培養創辦人有幾個點:

  • 激發學生無限的好奇心,激勵他去觀察,研究世界為什麼這樣運作以及背後的原因,培養同理心,讓他能看到用戶與世界的問題,。
  • 任何應用總是有新的做法,任何人也都有機會做出新價值。讓學生願意去花力氣去追尋與嘗試新價值的不同做法。
  • 由於創業成功走的是新路,我們需要培養他們更多聆聽自己內部聲音,因而願意持續投入他的才華精力時間與資源到這個期望值為負的,註定會失敗的坑裡。

不管是學生出了校園,成功進行創業。或是加入了公司,在世界數位經濟劇烈變動的當代,要創造新產業價值,我們的確需要更多的創業者心態的員工,去跟第一代的創辦人(他們當初也是從無生有)合作,創造出企業的第二增長曲線。創辦人心態是能培養的,也是台灣急切需要的,期待校園創業教育的翻轉接軌上這樣的世界潮流。

本篇寫到這裡,下篇#2將談一些常用的創業思維,工具與方法論。

 3,755 total views,  6 views today

發佈留言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