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象飛》推薦序

筆者拿到推薦邀請後,本以為又是一本一般的創新書籍,但一打開本書的草稿,就無法停下來。

作者 Steve Hoffman 是矽谷成功的連續創業者,也是知名且活躍的演說家,對創新、新創團隊訓練,創投與資金、組織管理、行銷與成長駭客、設計思考…等主題的熟稔,寫來切中要領。加上 Founders Space 創辦人的背景,理論之外的舉例更是涵蓋了大中小公司,以及各種產業別,其中很多都是第一手的資訊,每個章節引用的名人名句也都值回票價。

本書在這麼熟練創新的老司機談來,內容豐富完整易讀,案例清晰,涵蓋關鍵創新決勝因素,是所有談創新書中完整度數一數二,此為推薦理由一。

再從台灣在世界市場上競合的角度看。過去三十年,台灣在經濟上因為充分掌握了摩爾定律及製造業優勢,造就了巨大的成功與世界上的地位。但往下再走二十年,我們大家都看到了可能的成長動能問題。

筆者分析其原因為,我們先前注重的『供應端生產效率與規模化』造就的成功,也讓我們沒能去培養對『需求端效率與規模化』的關鍵能力。而這正是過去二十年矽谷產業大紅特紅,引領世界風騷的關鍵 DNA。

這 DNA 包括怎麼掌握風口時機,用最少的資源驗證並解決用戶的真正問題,乃至要挑戰現有產業疆界,改變並重寫商業規則,將用戶建議與用戶價值放在一切的源頭,以推進創新進展等,也就是從需求端(用戶端)思考如何有效率地『建立客戶』,『創造網路效應』(需求端規模化)。

這樣的想法所帶出的方法論,本書中歸納地非常完整,常見的精實創業或設計思考等只是書中的一部分,其論述清晰,適合不懂如何建立『需求端效率與規模化』創新流程的台灣企業家們來閱讀、理解與實作,以推進下一階段的價值創造絕對有重大幫助,為推薦理由二。

最後,回到讀者個人。我們也需要理解,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時代,因應時代的巨變,個人學習效能與工作若走過去的習慣,必將隨著時代被淘汰。企業可能需要打造激進式的創新,個人更是需要學習如何在這樣的趨勢下,建立新的用戶洞察、專業視野與團隊管理技能等。

本書中也涵蓋了很多新創團隊應注意的事情,例如控制在五人以內或是兩片披薩可以餵飽的創新團隊大小,合作的對象如何跨出自己的團隊成員,如何利用每個員工獨特的想法,或是讓不同背景的人都參與的方法與原因,更重要的是從失敗中獲取新洞見的組織思維等。

數位經濟時代的專業經理人,需要有能力重啟自己,讓自己能持續創造出此時代的價值,筆者認為,這類矽谷的創新思維與做法,對於加值自己接下來五到十年的職涯非常重要,透過本書的洗禮,會有許多具體可執行的做法,此推薦理由三。

其實,本書也不止企業主與專業經理人該看,要擁抱接下來十年的數位經濟與數位轉型大多頭,政府與每位民眾的數位經濟 IQ 應也可透過閱讀本書,了解到可能的未來變局,也將有利於政府數位經濟政策策略擬定與民眾公共政策討論。在看美國或中國的網路新創公司一些『看似奇怪』的成長與融資舉措,也就不至於霧裡看花,此推薦理由四。

零零總總歸納起來,這是一本非常適合新創企業家,以及需要數位轉型的『傳統』公司、各行各業菁英與台灣經濟重要決策者來理解與學習矽谷最新創新流程與心法的書。推薦給各位讀者。

本文為《讓大象飛》推薦序,商周出版,想購買的讀者,可以點這裡或去書店購買。 

發佈留言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