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為台大創創創業導師,我經常被問到一個核心問題:「我的B2B初創公司產品應該如何定價?」
這確實是早期創業者普遍面臨的挑戰。
最基本的原則理論上很簡單:
創造用戶能夠感受到的價值,然後將價格設定在低於這個價值的水準。
然而,「低多少?」以及「我如何知道我提供的價值有多高?」才是讓創業者真正困惑的地方。在初期,建立並持續提高用戶價值是重中之重。因此,在一開始,即使價格非常低也無妨。
關鍵在於利用「報價期限」來為未來的價格提升留下空間。例如,您可以設定「本報價三個月內有效」或「本合約期限為三個月」。透過這種方式,無論初始價格如何,隨著價值的提升和用戶的黏著度增加,逐步調整價格將會是自然而然的過程。
許多創業者之所以對定價感到迷茫,核心原因在於他們不確定自己當前提供的價值具體有多高,以及他們所定的價格是否越接近這個價值越好。以下我將介紹我設計的兩個實用架構,幫助創業者更有系統地進行定價決策:
第一:運用「PPPP架構」確定並量化客戶價值
這個架構引導你從四個關鍵面向深入了解客戶,從而計算出他們可以感知且能量化的價值:
- P: Position(客戶是誰?) 仔細描繪你的目標客戶,包括他們在公司中的角色(決策者、使用者、採購者等),理解不同角色的關注點。
- P: Problem(清晰的問題情境與需求情境?) 深入了解你的客戶正面臨的具體問題和需求。他們在什麼樣的情境下會尋求你的產品或服務?
- P: Present(他們現在花怎樣的資源解決問題?) 分析你的潛在客戶目前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他們投入了哪些資源,例如時間、金錢、人力等?
- P: Product(我提供的產品/服務,解決他們問題,相較起來省了什麼,增加什麼?) 明確你的產品或服務如何解決客戶的問題,並與他們現有的解決方案相比,能夠為他們節省哪些成本(降本),帶來哪些額外的收益或效率提升(增益)?
這四個P是我組合出來的。透過回答以上四個「P」的問題,你可以綜合分析出一個量化的價值,包括具體的成本節省和效益增長,並將其轉化為一個可衡量的財務金額數字。
如果對於這四個面向的答案還不清晰,那麼你當前的首要任務是深入客戶,進行調查研究和溝通,直到能夠清晰地回答這些問題。
在釐清這些問題之前,你可以先遵循剛提的基本原則進行定價:設定較低的價格,並設定報價和合約的有效期限,同時持續努力提高客戶價值,為未來的價格調整鋪路。
第二:基於量化價值定價格範圍
一旦你透過「PPPP架構」或其他方式獲得了客戶使用你產品的量化價值,例如客戶認為你的產品為他們帶來了 100 元的價值,那麼一個合理的定價範圍可以設定在這個價值的 1/4 到 1/3 之間,也就是 25 元到 33 元。
定價可以定在客戶價值的25% ~ 33%。
這樣定價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 客戶滿意度: 你的產品價格遠低於他們所感受到的價值(他們願意支付的價格),這會讓客戶覺得物超所值,更容易做出購買決策。
- 投資回報率(ROI): 在企業內部進行決策時,投資回報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客戶投入 25 元購買你的產品,卻能獲得 100 元的回報,那麼投資回報率(ROI)將會非常亮眼(Return = 100,Investment = 25,ROI = 400%)。這樣優異的 ROI 表現能夠大大加速決策流程,讓客戶更容易批准你的方案。
總結來說,B2B初創公司的定價策略應該以理解並量化客戶價值為核心。
透過深入分析客戶的需求和現狀,你可以更精準地評估你的產品或服務所能帶來的實際價值。在初期,靈活的價格策略和持續提升客戶價值同樣重要。隨著對客戶價值的理解不斷加深,以及產品和服務的不斷完善,逐步調整價格將是實現可持續增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