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全世界詐騙案例彙整

1en創新社交媒體帳號入侵、假空投Binance 官方 X 帳號被駭,推廣假 WalletConnect 空投,約 1.3 萬美元損失
2en創新社交媒體帳號入侵、假加密幣Disney 社群帳號遭駭,發布假幣「Disney Solana」訊息,粉絲被騙購買
3en創新社交媒體帳號入侵、假代幣推廣摔角手 Matt Hardy Instagram 帳號被駭,貼文宣稱贈送 WLFI 代幣
4en常見帳號入侵、勒索演員 Max Ehrich Instagram 帳號被駭並上傳不雅照片
5en常見帳號入侵、假訊息足球員 Jadon Sancho TikTok 帳號被駭並發送可疑訊息
6en創新帳號入侵、假加密幣FC Barcelona 官方 Instagram 被駭,宣稱建構 Solana 專案並推出假 $FCB 代幣
7zhtw常見政府普發現金假網站、簡訊釣魚台灣普發現金開始前,詐騙者發送假政府連結和簡訊誘導輸入個人資料
8zhtw常見電話冒充警察或銀行普發現金期間有人接到假警察來電稱被盜用身分,要求匯款或提供金融資訊
9zhtw常見電子票證系統假簡訊詐騙者冒充 iPASS 公司發送「帳號異常」簡訊,受害者輸入一次性密碼後帳戶被盜刷
10zhtw常見假普發現金簡訊、信用卡詐騙民眾收到普發現金簡訊點擊後,信用卡遭扣款 5 萬多元
11zhcn創新加密安全統計、社交工程WhiteBIT 報告顯示 40.8 % 的加密安全事件源於社交工程,逾 10 % 通過 Telegram 刷頻詐騙
12zhcn創新Telegram 刷頻詐騙同一報告指出,詐騙者利用 Telegram 頻道及假投資資訊誘騙用戶
13zhtw常見殺豬盤、假投資南加州華裔學者在 Nextdoor 與陌生美女聊天,受對方引導投資,最終損失 250 萬美元
14zhtw常見殺豬盤趨勢英國殺豬盤案例年增 10 %,損失達 14.2 億美元,55 歲以上最易受騙(來源為世界日報的報導)
15zhtw常見簡訊詐騙工廠中國犯罪集團利用 SIM 卡農場發送 330 萬條詐騙簡訊,3 年獲利超過 10 億美元,常冒充路費或郵政通知
16jp常見電話刷卡詐騙日本航空公司 AIRDO 因電話刷卡詐騙激增而暫停電話結帳,文章指出口述支付缺乏多重驗證且容易被社交工程利用
17jp常見釣魚郵件同文提到自由職網頁設計師收到偽造客戶郵件,點擊後帳號被盜並遭不當刷卡
18en創新假 Google 廣告、深偽影片新加坡投資詐騙集團購買經驗證的 Google 廣告並製作總理李顯龍等官員的深偽影片誘騙民眾投資,約 3808 人點擊廣告,685 人進入詐騙網站
19en創新跨國假投資平台、多角色詐騙Group‑IB 研究發現跨國犯罪利用假交易介面、推銷員、支付處理員等分工打造假投資平台,誘騙亞洲受害者
20en常見來電顯示偽造歐洲刑警組織指出,來電號碼偽造占 64 % 的電話/簡訊詐騙,詐騙者假冒銀行或政府官員要求匯款
21en創新AI 驅動社交工程趨勢ISACA 調查中 63 % 的 IT 專業人士認為 AI 驅動的社交工程將是 2026 年最大的網路威脅
22en常見假帳單、付款請求專家指出,假發票與付款要求仍是最常見的釣魚郵件類型
23en創新假日曆邀請Newsweek 報導新趨勢:駭客將惡意活動加到行事曆,偽裝成 Zoom 會議或軟體更新,使受害者點擊連結
24en創新AI 加強針對式釣魚同文指出,生成式 AI 使駭客能根據目標背景撰寫個人化郵件,提高成功率
25en創新深偽直播詐騙駭客挾持 Nvidia CEO 黃仁勳直播,使用深偽影像宣稱加密貨幣贈送並要求掃 QR 碼,超過 10 萬人觀看且至少損失 11.5 萬美元
26en創新深偽直播觀看差異另一篇報導指出假直播約 9.5 萬觀眾,而官方直播僅 1.2 萬觀眾,假直播藉高流量提升可信度
27en創新深偽會議欺騙員工醫療機構提醒員工收到深偽 Teams/Zoom 會議邀請時,影片中領導者會要求提供敏感資訊或轉帳,應直接核實
28en創新假名人投資影片英國調查報告指投資詐騙損失暴增 55 %,詐騙者使用名人(如 Martin Lewis)深偽影片與假投資介面吸引用戶
29en創新深偽電話指令、巨額匯款歐洲能源公司接到模仿 CFO 的深偽電話,被要求進行匯款,導致損失 2,500 萬美元
30en常見AI 聲音冒充親屬美國報導指出 1/4 的人曾接到或知曉被冒充親友聲音的詐騙電話,77 % 的受害者失去金錢,70 % 無法辨識真假
31en常見求職簡訊詐騙Hungerford 博客指出 40 % 的美國人收到假工作簡訊,14 % 受害。詐騙者提供高薪遠端工作並要求先付費或提供 W‑9 資料
32en創新深偽名人投資Deepfake 影片假冒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推銷投資,利用 AI 模擬其聲音和表情
33en創新AI 聲音克隆詐騙Norton 指出詐騙者用少量音訊克隆孩子聲音打給父母求救,迫使家長匆忙匯款
34en創新AI 建站釣魚詐騙者利用 AI 網站產生器建立假 Coinbase、Office 365 或 DHL 頁面,每日產生超過 580 個惡意網站
35en創新AI 浪漫與好友詐騙生成式 AI 聊天機器人與深偽影片用於浪漫詐騙,40 % 的線上交友者曾遇詐騙,被假冒演員騙取存款
36en創新企業郵件詐騙 2.0詐騙者使用深偽模仿 WPP CEO 在虛假 Teams 會議中要求員工提供憑證或轉帳
37en創新深偽名人空投詐騙Norton 指出有多個深偽 Elon Musk 影片在社群平台上宣稱加密幣贈送,受害者匯款後血本無歸
38en常見社交工程普及率J.P. Morgan 指出 98 % 的網路攻擊者利用社交工程技巧,釣魚、簡訊詐騙與語音詐騙都倚賴人為互動
39en常見案例:銀行釣魚郵件文章中的案例顯示,一位企業家 Jane 收到假銀行郵件要求驗證帳號,結果帳戶被盜
40en常見案例:SMS 釣魚另一案例 John 收到自稱銀行的簡訊,點擊連結後輸入帳號密碼,隔日發現帳戶被盜
41en創新案例:深偽音訊指令同文提到企業 CEO 收到深偽語音和影像指示其匯款,因聲音逼真而照辦
42en創新AI 個人化釣魚AI 分析受害者 Julie 的工作和術語,製作個性化釣魚郵件,導致公司資料外洩
43en常見深偽詐騙報案量內容真實性倡議文章指出,自 2020 年起已提交超過 420 萬件詐騙報告,損失超過 505 億美元,深偽詐騙占比增加
44en創新聲音克隆綁架詐騙該文提到 15 秒聲音樣本可複製聲音,某母親接到假冒女兒遭綁架的電話,詐騙者索要 5 萬美元贖金
45en常見浪漫詐騙趨勢同文說明,AI 讓浪漫詐騙更逼真,騙徒可在視訊中扮演任何角色以取得信任
46en創新深偽淫穢勒索 (NCII)文章指出深偽影像被用來製作非自願性色情,詐騙者以公開羞辱或勒索受害者
47en創新深偽 CFO 視訊詐騙內容真實性倡議提到,香港財務員工在視訊會議上被假冒 CFO 誘導,匯出 2,500 萬美元
48en創新深偽董事電話詐騙同文記載阿聯酋銀行員因 AI 合成董事聲音而匯款 3,500 萬美元
49en創新北韓 IT 工作者深偽應徵美國 FBI 警告北韓 IT 工作者使用深偽影像偽裝身分,應聘遠端工作以賺取外匯
50kr創新聲音複製與深偽釣魚Google 韓國部落格指出現代釣魚攻擊使用聲音複製、深偽及社交工程技術,使詐騙更難識別

地區詐騙類別關鍵技術目標對象案例摘要與來源
北美企業入侵服務台操縱、語音釣魚Co-op(零售商)Scattered Spider組織冒充員工致電IT服務台,重設憑證以繞過安全控制,導致2.75億美元的銷售損失 。
北美企業入侵服務台操縱、身分偽冒Workday(軟體公司)攻擊者冒充IT和HR人員,誘騙員工重設密碼,從而存取第三方CRM平台的資訊 。
加拿大祖父母騙局語音釣魚、假冒身分長者警方警告稱,詐騙者使用「Mark Goodman」作為假律師的化名,並派遣快遞員上門收取現金。
加拿大祖父母騙局AI語音複製、情感操縱長者詐騙者使用AI複製的孫輩聲音,製造被捕或受傷的緊急情況,要求立即匯款。
美國AI語音複製深度偽造語音、緊急情況藉口個人一名企業主接到聽起來像其CFO的深度偽造電話後,匯款5萬美元。
美國AI語音複製祖父母騙局、深度偽造語音長者一對年長夫婦在接到自稱是其孫輩的AI生成哭泣語音訊息後,轉移了畢生積蓄 。
美國假冒詐騙假冒政府、包裹遞送公眾FTC警告稱,冒充政府機構(如IRS)或快遞公司(聲稱包裹投遞失敗)的釣魚簡訊和電話詐騙激增 。
美國假冒詐騙技術支援詐騙公眾詐騙者透過彈出式警告或電話,冒充技術支援人員,要求遠端存取受害者的電腦以竊取資訊或收取服務費 。
美國投資詐騙AI生成內容、假新聞投資者詐騙者使用AI生成看似合法的假新聞文章和投資網站,以支持其虛假的加密貨幣投資主張。
英國企業入侵勒索軟體、社交工程Jaguar Land Rover針對Jaguar Land Rover的勒索軟體攻擊導致全球營運中斷,對英國經濟造成25億美元的損失。
台灣政府發放款詐騙釣魚簡訊、假冒網站公眾刑事局揭露針對1萬元普發現金的8種詐騙手法,包括假冒官員來電、偽造官網騙取個資和OTP 。
台灣品牌偽冒釣魚簡訊、假冒客服iPASS用戶假冒「iPASS一卡通」的詐騙簡訊激增,一名受害者在10分鐘內被盜刷近10萬元,半個月內總損失破百萬 。
台灣AI偽冒AI深度偽造、假冒專家公眾詐騙者使用AI深度偽造技術模仿知名醫生的聲音和影像,透過LINE進行假問診並推銷醫療產品 。
台灣AI偽冒AI視訊通話、假冒執法公眾趨勢科技警告出現利用AI生成的假刑警視訊通話進行詐騙的案例 。
台灣投資詐騙LINE群組、假投資平台投資者8旬阿嬤誤信LINE好友的假傳銷話術,險些開戶匯款2萬7千元購買「跨國網購健康商品」。
台灣投資詐騙虛擬貨幣洗錢、「死轉手」投資者警方破獲以「死轉手」方式交付人頭帳戶的詐騙水房,該集團透過虛擬貨幣洗錢,至少26人受害,金額逾111萬元 。
台灣惡意軟體傳播WhatsApp自動散播WhatsApp用戶惡意程式透過WhatsApp連線,自動將惡意ZIP檔案傳送給所有聯絡人與群組,進行大規模散播 。
台灣企業入侵語音釣魚、AI語音偽冒企業員工駭客透過Telegram釣魚安排視訊會議,並在Zoom中使用AI深偽技術模仿公司高層,誘騙員工安裝惡意程式 。
日本AI偽冒深度偽造影片、投資詐騙公眾利用生成式AI製作高市早苗首相的深度偽造影片,在社群媒體上推廣虛假投資計畫,警察廳罕見發出警告 。
日本品牌偽冒釣魚郵件公眾10月下旬出現大量冒充官方彩券網站的釣魚郵件,以「萬聖節活動」為名義贈送免費彩券 。
日本品牌偽冒釣魚郵件、簡訊公眾冒充日本郵便、JCB、DMM、Amazon、樂天等知名品牌的釣魚郵件和簡訊持續活躍 。
日本技術支援詐騙假冒警告、遠端存取醫院員工和歌山紀和醫院一名兼職醫生因誤信假冒的病毒警告,致電後被誘導允許遠端存取,導致存有數千名病患個資的電腦遭入侵 。
日本假冒執法視訊通話、假冒網站公眾警察廳警告新型詐騙手法,包括與假警察進行視訊通話,以及被誘導至偽造的警察官方網站 。
日本投資詐騙內部交易詐騙投資者オルツ公司前社長因涉嫌透過虛構銷售進行財務造假而被捕,此案涉及金融商品交易法 。
日本企業資料外洩員工受騙Salesforce用戶駭客透過欺騙大公司員工,獲得其Salesforce存取權限,竊取了數百萬筆客戶記錄。
日本簡訊詐騙生成式AI智慧型手機用戶日本網路犯罪對策中心(JC3)警告,生成式AI正被用來製作更精巧的偽冒SMS(簡訊),使手機成為犯罪基礎設施。
韓國簡訊詐騙假冒個資外洩公眾KakaoBank統計顯示,2025上半年最常見的簡訊詐騙類型(37%)是冒充個資外洩或收集,誘騙用戶點擊連結 。
韓國簡訊詐騙節慶主題、包裹遞送公眾秋夕節期間,冒充贈送禮券或包裹投遞失敗的簡訊詐騙十分猖獗 9
韓國語音釣魚假冒公務員公眾永州市發生超過20起冒充公務員的語音釣魚案件,詐騙者以提供合約或補助為藉口索取金錢 。
韓國媒體詐騙假專家、投資詐騙電視觀眾房地產集團安排假專家登上經濟廣播節目,推薦無法開發的保護山區土地,以高出53倍的價格出售給42名觀眾 。
韓國QR Code釣魚假冒罰單公眾警方警告「Qishing」詐騙,詐騙者發送帶有QR Code的假罰單,掃描後會導向憑證竊取網站 。
韓國語音釣魚AI語音複製、投資詐騙投資者隨著AI技術發展,利用AI複製聲音進行的語音釣魚,結合非法投資「指導群」(리딩방)的詐騙案件正在迅速增加 。
韓國語音釣魚通話攔截海外僑民韓國警察廳發布影片,警告針對海外僑民的新型「通話攔截」語音釣魚手法 。
韓國語音釣魚司法詐騙個人一名50多歲的家庭主婦成為語音釣魚受害者後,被脅迫成為詐騙集團的車手,從受害者轉為加害者 。
中國大陸投資詐騙(殺豬盤)戀愛交友、假投資平台投資者北京警方公布多起案例,詐騙者在交友網站或抖音上冒充「軍官」或「證券職員」,建立信任後誘導受害者在假平台投資,並要求現金交付。
中國大陸虛擬綁架假冒公檢法、心理操縱海外留學生詐騙者冒充公安,脅迫留學生切斷聯繫並自拍被綁架影像,再以此向其國內家長勒索巨額贖金。
中國大陸招聘詐騙合同詐騙求職司機上海青浦警方破獲「套路租車」詐騙案,物流公司以高薪招聘為餌,誘騙司機簽訂租車合同並支付高額保證金,再以惡意派單等方式逼迫司機「違約」並侵吞保證金,涉案金額超280萬元。
中國大陸投資詐騙(殺豬盤)跨境犯罪集團投資者上海法院判處一跨境詐騙集團首腦無期徒刑,該集團在柬埔寨等地設立窩點,冒充「高富帥」誘騙境內女性在虛假平台投資,詐騙金額逾1億元人民幣 。
中國大陸投資詐騙虛假股票推薦投資者詐騙者在小紅書等平台發布股票投資教學,將受害者拉入微信群,群內除受害者外皆為詐騙同夥,偽造高收益截圖,誘導下載虛假APP投資 。
中國大陸投資詐騙虛假外匯黃金交易投資者詐騙者偽造與正規平台相似的交易軟體,以高槓桿為誘餌,待受害者大額入金後以「系統維護」為由阻止提現 。
中國大陸刷單返利詐騙兼職詐騙公眾以「抖音點讚日賺300元」等廣告吸引受害者,初期給予小額返利,後續要求受害者墊付大額資金完成「連單任務」才能提現,實則為騙局 。
中國大陸裸聊敲詐惡意軟體、勒索男性網友詐騙者在社交平台冒充女性,誘導受害者下載含木馬的「直播APP」,錄製不雅影片並竊取通訊錄,以此敲詐勒索 。
中國大陸虛假網貸詐騙假冒銀行APP貸款需求者以「免審核、低利率」等簡訊吸引受害者下載假冒銀行APP,在提現時以「銀行卡號錯誤,帳戶凍結」為由,要求支付「解凍金」 。
中國大陸註銷校園貸詐騙假冒客服畢業生冒充網貸平台客服,謊稱「校園貸紀錄影響徵信」,誘導受害者從其他平台借款轉入指定「安全帳戶」以「清空額度」。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