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工智慧浪潮席捲各行各業的今日,許多人擔憂被AI取代。
然而,與其恐懼,不如積極培養在AI時代下更顯重要的核心能力:清晰的思考力、精準的問題力,以及將想法付諸實踐的實作力。
筆者將不定期分享一些練習這些力量的思考題與方法,希望能幫助讀者在AI時代脫穎而出。
今天,我們先從一個有趣的幾何問題開始:
題目: 兩個一樣大小的硬幣,A硬幣靠在B硬幣上沿著邊邊走,當繞了B硬幣一圈之後,回到原始位置時,A硬幣自轉了幾圈?
請選擇: (a) 2/3圈 (b)一圈 (c)兩圈 (d)六圈
你可能會這樣解: A硬幣繞著B硬幣的圓周走,總長度就是圓周.而兩個硬幣一樣大,所以繞著B走就是走一個圓周,也就是自轉了一圈。
先告訴你答案不是b,不是一圈,再想一下。
或者拿出兩個硬幣轉轉看。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往往會讓人直覺地選擇「一圈」。然而,實際操作或更深入地思考,你會發現答案並非如此。
讓我們仔細分析:
當A硬幣繞著B硬幣滾動時,它的旋轉不僅僅是沿著B硬幣的圓周移動,還包含了自身軸心的旋轉。你可以想像,A硬幣上的某一個點,在開始時與B硬幣的某個點接觸。當A硬幣滾動半圈時,這個點會移動到A硬幣的最上方。而當A硬幣滾動完整一圈回到起始位置時,這個點實際上已經繞了自身軸心兩圈!
正確答案是 (c) 兩圈。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 相對運動: 相對於B硬幣的中心,A硬幣的中心移動了一圈,這對應於A硬幣自身的一圈旋轉。
- 自身旋轉: 同時,因為A硬幣是在B硬幣的圓周上滾動,它本身也需要旋轉一圈才能完整地接觸到B硬幣的整個圓周。
因此,這兩部分的旋轉疊加起來,使得A硬幣在繞B硬幣一圈後,總共旋轉了兩圈。
這個簡單的硬幣問題,背後其實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在AI時代,許多問題的答案並非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直觀。
AI可以快速處理大量數據,提供看似合理的答案,但真正的洞察力往往來自於我們清晰的思考和深入的探究。
- 清晰的思考力
- 幫助我們辨別問題的本質,避免被表面的資訊所迷惑。如同這個硬幣問題,第一眼的直覺答案是「一圈」,但只有透過仔細分析運動的組成,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 精準的問題力
- 讓我們能夠提出正確的疑問,引導我們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如果我們只是停留在「繞一圈就是轉一圈」的表面理解,就無法發現其中潛藏的相對運動和自身旋轉。
- 實作力
- 則鼓勵我們動手實踐,透過實際操作來驗證我們的思考。拿出兩個硬幣轉轉看,你會更直觀地感受到A硬幣確實轉了兩圈。
在AI技術日新月異的未來,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精準地提出問題,並勇於動手實踐驗證,將會是我們不被時代淘汰,甚至能夠駕馭AI浪潮的關鍵。
讓我們一起鍛鍊這些核心能力,迎接AI時代的挑戰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