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Sting Tao 陶韻智

行銷人的 AI 革命: 60天Vibe Marketing 計畫

從 Vibe Coding 到 Vibe Marketing:行銷人的 AI 革命實戰計畫


這份計畫,是我為自己,也為所有跟我一樣的行銷人寫的。

AI 時代,我們的工作不再只是做簡報、下廣告。我們得進化,得成為「自造者」。

Vibe Coding 是我們的技術基礎,Vibe Marketing 則是我們的戰略應用。這是一場從根本上改變遊戲規則的革命。

第一章:換個腦袋 —— Vibe Coding 與 Vibe Marketing 的雙螺旋

開始動手前,得先升級我們的思維模型。

Vibe Coding 是一種全新的工作哲學,

而 Vibe Marketing 則是將這種哲學應用於市場的終極形態。

1.1 Vibe Coding:行銷人的新「技術」

到底什麼是 Vibe Coding?

簡單說,就是跟 AI「聊天」來寫程式。你不用再管那些分號、括號和複雜的語法,只要用大白話告訴 AI 你想要什麼,它就會把程式碼生出來給你。

這不是什麼新方法,更像是一種新的「心態」或「感覺」(vibe)。你專注在「要什麼」,而不是「怎麼做」。

對行銷人來說,Vibe Coding 意味著跳過開發排程,親手打造我們需要的工具

它移除了最大的瓶頸——對工程師的依賴——讓我們的行銷直覺可以直接驅動測試,而不是被開發待辦清單卡住。

更進一步,它讓我們有能力實現市場洞察的「平台化」:透過 AI 代理人打造客製化工具,從多個數據源中提取隱藏的洞察、主題,甚至翻譯成多種語言,大幅降低研究的時間與成本。

1.2 Vibe Marketing:行銷人的新「戰略」

如果說 Vibe Coding 是我們學會的「武功」,那 Vibe Marketing 就是我們施展武功的「戰場」。

Vibe Coding vs. Vibe Marketing

Vibe CodingVibe Marketing
定義一種建造方法
用自然語言提示 AI 生成功能性程式碼,特別是用於打造客製化的市場洞察工具。
一種行銷策略
由人類設定品牌「Vibe」,讓 AI 代理人與工作流大規模執行,專注於捕捉並傳達情感。
角色你是建造者 (Builder)洞察工程師 (Insight Engineer)你是情感策劃師 (Emotional Orchestrator)
目標快速打造行銷工具、登陸頁面、自動化腳本,特別是像 PPC 季節性分析工具這樣的洞察引擎。打造與「情感部落」產生共鳴的品牌體驗,並規模化執行。
產出一個可運行的應用程式或網站。一場自動化、個人化且能觸動人心的行銷活動。

Vibe Coding 是實現手段,Vibe Marketing 是戰略目標

你先學會 Vibe Coding 來打造武器,然後運用 Vibe Marketing 的思維來贏得戰爭。

「忘記程式碼」的真正意思

「忘記程式碼的存在」

我們想做的,是跳過那些煩人的語法細節,直接把腦中的想法變成現實。但現實是,完全放手讓 AI 亂搞,做出來的東西可能充滿 Bug、有安全漏洞,根本沒辦法擴充。

所以,一個純粹「茶來伸手」的作法,只適用於那些用完即丟的原型,絕對不適用於我們要長期經營的網站。

這告訴我們一個關鍵結論:

「忘記程式碼」不是真的對它一無所知,而是「忘記工程語法」。

我們的主要工具從鍵盤變成了嘴巴(自然語言),但仍然必須理解 AI 產出程式碼背後的邏輯、架構和後果。

你的角色,從一個程式碼的「打字員」,升級成一個用嘴巴溝通的「需求者」、「架構師」和「品管」。


第二章:生存之戰 —— 為什麼 Vibe Marketing 是未來?

這一章要談「為什麼」。

為什麼你非得花時間學這個?

答案很簡單:這關乎你的職業未來、你的競爭力,以及整個行銷專業的演進。

2.1 從「許願者」到「自造者」:行銷人的新使命

2.2 「半人馬行銷人」的崛起

Vibe Marketing 並非要消除人類的創造力,而是要放大它。

當 AI 負責處理 80% 的繁瑣執行工作(數據分析、內容生成、A/B 測試),人類行銷專家就能專注於那 20% 最具價值的任務:建立品牌靈魂、打造情感連結、做出策略決策。

這催生了一個新物種:半人馬行銷人 (The Centaur Marketer)

我們擁有人類的情感智慧AI的執行能力,能夠以一擋十。一個具備 AI 素養的通才 能夠完成過去需要一個小型代理機構才能辦到的事。

2.3 更精準、更個人化,而非更冰冷

許多人擔心 AI 會讓行銷變得冰冷和機械化。但實戰經驗恰恰相反。

Vibe Marketing 的核心是從傳統的「人口統計學分類」轉向圍繞「情感部落」進行組織。

當 AI 幫我們處理了重複性工作後,我們反而有更多時間去思考用戶旅程、品牌語氣和情感連結。

這種大規模實現人性化溝通的能力,正是 Vibe Marketing 的核心優勢。


第三章:軍火庫 —— Vibe Marketer 的 AI 工具精選

這一章是計畫的實戰核心。這裏整理了一份工具清單,這是「Vibe Marketing 工具箱」,涵蓋了從點子到自動化行銷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工具可能會expire, 請關注概念,而非工具)

3.1 Vibe Coding 工具 (建造層)

這是基礎建設,用來打造行銷活動所需的數位資產。

3.2 AI 代理人與工作流工具 (執行層)

這是我們的大腦中樞,用來自動化和規模化行銷任務。

表格:Vibe Marketer 的整合軍火庫

階段工具類別推薦工具白話文:這對你有什麼用?
策略與規劃AI PRD 產生器ChatPRD, Notion AI把你的行銷簡報,一鍵轉成開發計畫,再也不用自己寫規格書。
資產建造AI 程式碼編輯器Cursor, Replit你的主要作戰平台。Cursor 讓你像指揮一個開發團隊一樣指揮 AI。
核心大腦AI 模型Claude 4, GPT-5, Grok-4你的開發團隊成員,各有專長。學會根據任務指派對的人。
品質保證AI 程式碼審查員CodeRabbit你的 AI 品管團隊。在網站上線前,攔截 AI 產生的錯誤,確保穩定性。
自動化執行工作流自動化n8n, Gumloop你的自動化指揮中心,把各種 AI 工具串起來,讓它們 24 小時為你工作。
一鍵發布部署平台Vercel, Netlify, GCP「一鍵發射」的魔法。讓你專心創作,不用管複雜的伺服器設定。

第四章:60 天實戰計畫:從 Coder 到 Marketer

這是這份報告的行動核心。

60 天的學習旅程,圍繞一個清晰的 Vibe Coding 實戰框架 來展開,並將其應用於四個為期兩週的衝刺專案中。

Vibe Marketing 實戰心法:行動指南

  1. 定義 Vibe (Define the Vibe)
    在開始前,明確品牌想要創造的感覺。是活力?沉穩?還是大膽?將這種感覺轉化為清晰的語氣和情感方向。
  2. 有目的地提示 (Prompt with Purpose)
    精心設計每個提示詞,融入品牌聲音、行銷目標和真實的受眾數據。
  3. 創意驗證 (Validate Creatively)
    AI 生成的內容是草稿,不是成品。創意團隊必須審查、塑造和潤飾每一件作品,確保它符合品牌標準且富有人性。
  4. 測試與適應 (Test and Adapt)
    內容上線後,密切關注效果。追蹤哪些有效,哪些無效,並快速調整。

4.1 第 1-2 週:打好地基,打造你的第一個行銷資產

4.2 第 3-4 週:打造你的第一個洞察引擎

4.3 第 5-6 週:連接世界,打造自動化工作流

4.4 第 7-8 週:打磨拋光,成為 Vibe Marketer


第五章:國外的行銷者怎麼做?

這裏整理了世界各地的行銷人是怎麼看待 Vibe Coding 和 Vibe Marketing 的。

看看別人的經驗,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冤枉路。

5.1 來自 PPC 戰壕的實戰指南

5.2 美國的教訓:快,但要小心技術債

5.3 日本的經驗:結構化培訓是王道

5.4 韓國的視角:專注於自動化與效率


第六章:掌握 Vibe 的藝術:半人馬行銷人的心法總結

當你走完這 60 天的旅程後,這些高層次的策略心法,將幫助你走得更遠、更穩。

6.1 指揮你的 AI 開發者:進階心法

6.2 Vibe Marketing 的 80/20 法則

記住,不是每個品牌接觸點都需要充滿強烈的情感。
80% 的顧客情感連結,來自於 20% 的關鍵接觸點
你的任務,就是找出這 20% 的「情感熱點」,並集中火力用 Vibe Marketing 的方式去優化它們。

6.3 你的新身分:Vibe Marketer

走完這趟旅程,你已經不再只是一位行銷人。你是一位創造者、一位自造者,一位有能力將想法化為現實的策略家。
未來的行銷,將會越來越像高頻交易:由人類設定策略和「Vibe」,然後讓無數的 AI 代理人 24/7 不間斷地在市場上執行、測試、優化。


|你已經掌握了進入這個新世界的門票,準備好引領下一波行銷革命。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