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Sting Tao 陶韻智

川普簽署AI教育令:培訓K-12學生的關鍵內容與台灣的借鏡

隨著川普總統在 2025 年 4 月 23 日簽署《促進美國青年人工智慧教育》行政命令(以下簡稱「AI 教育令」),美國正式把 K-12 學生的 AI 素養與技能培育拉高到國家競爭戰略層級。該命令提出從基礎素養、課程設計到公共-私部門協作的藍圖,意圖在十年內建立橫跨州界、產學合作、教師專業發展與學生實作並重的 AI 教育生態系。本文拆解 AI 教育令的背景策略思考、培訓內容,並提出幾點臺灣可參考的切入點。

🗝️ 背景:AI 戰略與教育布局

美國政策脈絡

戰略思考原理推敲

  1. 人才供應鏈:面對中國 AI 競賽,擔心美國學生會落後,並確保十年後具備大規模 AI 勞動力。
  2. 全民 AI 素養:行政令強調「AI for All」概念,避免科技鴻溝擴大到社會階層差異。​
  3. 勞動力市場轉型:許多傳統工作將會被取代或轉型。透過從小培養學生的AI素養,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勞動力市場需求
  4. 應對AI帶來的挑戰:延續 2019 年「以美國價值發展 AI」框架,把隱私、偏見與安全議題納入中小學課程。​

🎯 培訓 K-12 學生的內容

由於美國教育體系基本上是分散的,K-12 人工智慧教育的進步是由地方學區和州教育部門推動的,並得到非營利組織和產業合作夥伴的投入。

K-12學生可得到的AI教育可說是百花爭鳴,也值得我們去研究參考學習套用,筆者整理幾個查到的資源,後續再展開介紹:

🌏 臺灣或可參考的借鏡

台灣在推動AI教育方面,可以從這項美國行政命令中汲取一些看法與做法:

制定國家級AI教育戰略: 制定國家級AI教育發展戰略,明確各階段的目標、重點和資源投入,確保AI教育的系統性和連貫性。

建立K-12 AI課程標準與教材: 參考國際經驗,結合台灣的教育體制和文化特色,制定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AI課程標準和教材,涵蓋AI基礎概念、應用、批判性思考、創新等方面。

加強教師培訓: 提升教師的AI素養和教學能力是推動AI教育普及的關鍵。需要為教師提供相關培訓課程和資源,幫助他們將AI知識有效地融入到各學科的教學中。

推動跨學科合作與專案式學習: AI的應用是跨領域的。台灣的教育應鼓勵不同學科之間的合作,並推動專案式學習,讓學生能夠將AI知識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作能力。

重視AI倫理教育: 在教授AI知識和技能的同時, 強調AI的倫理、安全和隱私等問題,培養學生負責任地使用和發展AI技術的意識。

🔚 結論

美國把 AI 人才養成往前推到小學,為美國在下一個十年的人才與競爭力布陣。臺灣已有基礎課綱與局部試點,若能比照美國的上位設計、強化師資認證與產業合作,將有助於縮小城鄉差距、扣合產業優勢,並率先建立全齡 AI 教育生態系。

Exit mobile version